说完江东,再回过头来说说河北的袁氏兄弟。
袁绍死了,留下了未竟的事业,留下了深深的遗憾,要命的是留下了一个烂摊子。
虽然经过官渡之战的惨败,但袁绍一手缔造的袁氏集团仍然有很强大的实力,只是袁绍没有能力解决好集团内部的纷争,随着他的死去袁氏集团开始了严重的内讧。
袁绍的原配夫人姓氏不详,刘氏是续弦,这是个厉害的女人,在很多方面都能当袁绍的家。
在袁绍的三个儿子中,刘氏喜欢小儿子袁尚,经常在袁绍面前说他的好话,而对老大袁谭抱有成见。
手心手背都是肉,对亲生儿子为什么还会反感?推测起来也许作为长子的袁谭不是刘氏所生,而是袁绍原配的儿子,但这一点没有史料依据,只是猜测。
袁绍迟迟不明确继承人的问题,不仅制造了家庭内部的分歧,而且让袁氏集团的政治前景蒙上一层阴影,沮授、田丰这样有责任感的人看到后会向袁绍苦谏,而逢纪、审配、辛评、郭图这些投机分子则看到的是机会。
逢纪、审配依附于袁尚,辛评、郭图依附于袁谭,形成了两大派系。
逢纪和审配原来并不和,但官渡之战后二人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改变,他们都支持袁尚。
袁绍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得那么早,一直到闭眼的那一刻还没有给大家一个明确的政治交代。
袁绍死后,大多数人认为袁谭是老大,应该推举他做接班人。
但此时袁谭在外地,逢纪、审配等人在刘氏的帮助下掌握了先机,伪造袁绍的遗嘱,抢先让袁尚接班。
刘氏是个生性嫉妒、为人凶残的女人,袁绍刚死还未来得及入殡,她就把袁绍生前宠爱的五个小老婆全部杀死。
刘氏很迷信,她怕这几个人到阴间见到袁绍告状,于是把她们的头发剃了,用墨涂黑她们的脸,把她们全部毁容。
她心爱的小儿子袁尚倒也挺孝顺,帮助老妈把她们的家人全部杀光。
史书对袁谭的评价较袁尚好,认为袁谭颇为仁爱聪慧,而袁尚仅仅是长得英俊而已。
袁谭此前担任青州刺史,虽然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建树,倒也基本称职,在实践中锻炼了才干。
袁绍吐血而死的时候袁谭估计在青州刺史部,他听到消息赶到邺县时袁尚已经宣布继位。
大势已去,他于是在辛评、郭图等人跟随下移驻黄河边上的战略要地黎阳,自称车骑将军。
一开始,兄弟二人还没有完全翻脸。
逢纪、审配拥戴袁尚对外宣称只是暂代袁绍生前的职位,袁绍死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大将军,袁尚暂代的应该是这个职位,朝廷已经不大可能重新给袁尚发一份新的任命诏书,袁尚比较方便的做法就是把他老爹的印绶拿过来自己用就行,反正上面也没刻名字。
而袁谭自称车骑将军,是大将军的副手,意在表明他仍然愿服从袁尚的领导,黎阳是与曹军对峙的前线,他在替兄弟袁尚看大门。
可是,袁谭干活,袁尚却不给支援,还把逢纪派过去监视他的行动。
袁谭请求增兵,审配鼓动袁尚不答应,袁谭忍无可忍,就把逢纪杀了,兄弟俩这才正式翻脸。
曹操接到报告,认为是个机会,于是在建安五年(200)9月渡过黄河进攻黎阳,袁谭告急,再次向袁尚求援。
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”
,这是《诗经》里的一句话。
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有外面的人来欺负便能立刻团结起来对付敌人。
袁尚再笨,也知道哪是敌我矛盾,哪是兄弟之间的内部矛盾,在曹军的进攻面前,他决定亲自率兵支援大哥。
袁尚之所以亲自来,不是出于对敌情的重视,而是害怕派别人来镇不住大哥,让袁谭趁机把他的人给夺去了,袁尚让审配守邺县,自己率部到达黎阳。
事实证明,袁绍即使死了,他留下来的军队仍然拥有很强的战斗力,从这一年的9月一直到次年2月,曹操亲自指挥围攻黎阳,却没能打下来。
后来,袁谭、袁尚估计实在守不住了,突然率部趁夜逃出黎阳,退还邺县。
曹操率军追击,袁尚终于找着了露脸的机会,在路上打了曹军一个埋伏,曹军败退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活着的职责:年轻人应有的15种态度 草莓味的你 小甜心 金吾卫之风起金陵 明媚正当时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逆袭力: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拆迁人 聂鲁达传 唐朝开国演义 大家家风 大遣返 魔法书奇异事件1:秘密阁楼 大神别分心 重耳传奇 不止一点甜 重返狼群二 他在阑珊处 民国清流.大师们的中兴时代